查看原文
其他

谁是德国表现主义的代言人?

赵子琛 时尚芭莎艺术 2022-03-21

埃里希·黑克尔《Elgernder Mann》,布面油画,1910年

埃里希·黑克尔是德国最重要的表现主义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在拍卖场中叱咤风云,大多以数百万美元的价格“轰炸”着藏家的眼球,但国内藏家却对他知之甚少。时尚芭莎艺术今天带你走进黑克尔的世界,领略他的非凡创作。


你或许从未听闻埃里希·黑克尔(Erich Heckel)的大名,但是在201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其作品《Badende am Waldteich》以455万美元的价格落锤,刷新其最高成交纪录。


埃里希·黑克尔《Fränzi Reclining》,木刻版画,35.6×55.5cm,1910年


而黑克尔正是德国表现主义的第一个社团——桥社(Die Brücke)的成员之一。于1905年成立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的桥社,除黑克尔外还有三位核心成员: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卡尔·施米特-罗特卢夫(Karl Schmidt-Rottluff)、弗里茨·布莱尔(Fritz Bleyl)。


埃里希·黑克尔《Meerlandschaft》,布面蛋彩,41.3×52cm,1917年

埃里希·黑克尔《Rotes Gehöft》,纸上水彩,51.5×62.5cm


但黑克尔的作品价格为何如此之高,桥社之于德国表现主义为何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探索。



埃里希·黑克尔《Badende am Waldteich》,布面油画,82.2×96.2cm,1910年


=========

「 表现主义在德国——桥社 


虽然大多数现代艺术运动都集中产生于上世纪初的法国,但倘若问到最能代表当时年轻艺术家感情观的运动在何处兴起,那还应属德国。


埃里希·黑克尔《Blick ins Tal》,纸上水彩,36×46.2cm,约1922年


一战(WWI)前夕,由于城市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整个欧洲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安装电力设施,引进新发明,如汽车、无线电传输、留声机、电影及飞行设备等。


埃里希·黑克尔《Blankenese》,布面油画,68.5×80cm,1910年

埃里希·黑克尔《Reclining Woman》,布面油画,1909年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铁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欧洲大陆不断建设,各国内部和各国间物资、人口、信息的流动也愈加频繁。它们从方方面面推动着时代的变革——传统社会固若金汤的阶级分层开始崩塌、教育资源变得更加平等。因此,诸多年轻艺术家这时便萌生了一个极端的念头——彻底改变艺术的意义和目的。


埃里希·黑克尔《Lying Girl》,布面油画,1913年


于是在1905年左右,一群有想法、有态度的年轻人便迎着时代的洪流,创建了德国第一个表现主义团体“桥社”。他们从民间艺术、原始艺术中收获启发,并深受梵·高(Vincent van Gogh)等人影响,相信艺术创作是传达时下社会真相必不可少的手段。


埃里希·黑克尔《Karussel》,混合材料,50×62cm,1932年

埃里希·黑克尔《Snow Landscape》,纸上水彩


四位年轻人在宣言中真诚地说道:“我们希望将自己的头脑、四肢,乃至生命从长久以来的旧势力手中解放。任何一位坦率、毫无保留的创作者都将是我们中的一员。”而之所以将社团名称命名为“桥”,是因为他们想借此与其他德国艺术家建立精神通道——一座传承日耳曼文化精粹,又饱含现代美学的文化桥梁。


埃里希·黑克尔《Gläserner Tag》,布面油画,117×92cm,1913年


更重要的是,以黑克尔为代表的桥社成员认为在画面中重现艺术题材的审美愉悦性并不重要,真正有意义的是通过强烈色彩和动感构图呈现出的栩栩如生的情感反映。其中,特殊的创作方法——木刻、蚀刻和石版印刷,因为蕴藏着悠久的德国历史,更是吸引了诸多德国表现主义画家。


埃里希·黑克尔《Landscape Holstein》,布面油画,96.5×83.4cm,1914年


此外,其相对低廉的绘画成本也为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更加多元的选择。它们一方面表现出了传统绘画无法企及的强烈视觉冲击,在某种意义上使绘画返璞归真;另一方面,其或简化或扭曲的线条、大胆的颜色对撞,更是为观众带来了痛饮烈酒般的观看体验。


埃里希·黑克尔《Schneetreiben》,木刻版画,43.5×29.5cm,1914年

埃里希·黑克尔《Männer am Strand》,木刻版画,28.1×21.9cm,1919年


=========

「 埃里希·黑克尔是谁? 


关于桥社介绍了这么多,而埃里希·黑克尔到底是谁呢?1883年出生于德国杜勃恩的黑克尔,从小就对艺术有着极高的兴趣与天赋,并经常在家独自创作。长大后,他早早就在文法院校结识了今后的好友兼同僚罗特卢夫,并一同加入了学校的辩论协会“Vulkan”。


艺术家基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笔下的埃里希·黑克尔


在这里,他们畅谈社会现状与人生理想。与此同时,其他组织成员激烈的反资产阶级文艺讨论也为二者创造了一个令其振奋不已的学术氛围,而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相关论著便是他们讨论的永恒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圈广泛的表现主义风格正是通过尼采对古风艺术的批评,才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了疏导性的关键作用。


埃里希·黑克尔《Path between bushes》,布面油画,52×75cm,1907年

埃里希·黑克尔《Blühende Apfelbäume》,布面油画,64.5×76.8cm,1907年


尼采认为古代艺术可分为两种形式——阿波罗式与狄俄尼索斯式。前者代表了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后者则是恶毒、混乱和疯狂的代名词。而我们大可将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划归为狄俄尼索斯式的美:艳丽的颜色、扭曲的形式线条、基于感性且漫不经心的绘画技巧……而这一点也为桥社的组建奠定了基础。


埃里希·黑克尔《Hafenbahn im Winter》,布面油画,48.3×70.3cm,1906年
埃里希·黑克尔《Mittag in der Marsch》,布面油画,1907年

于是在1904年,当黑克尔与罗特卢夫在校园结识了基希纳与布莱尔,且发现彼此共享着相似的艺术趣味与哲学思考时,他们便于次年宣布建立桥社,并在之后吸纳了更多志同道合的艺术青年。 

埃里希·黑克尔《The Augustijnenrei in Bruges in the Morning》,布面油画,96.5×83.4cm,1917年

这群初出茅庐的德国表现主义者们仿效中世纪的行会,一心建设属于自己的“艺术社区”。此外,他们还共享信仰灵性、创作自由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经常一起去郊外游玩,寻找那些尽可能未受现代气息感染的“天堂”。

埃里希·黑克尔《Erich Heckel》,木刻版画,61.8×61cm,1913年
埃里希·黑克尔《Girl by the Sea》,木刻版画,61.3×51.3cm,1913年


由于社员间极为相似的艺术风格,以至于观者在其1909至1910年间的发展高峰期,很难区别某一作品到底是谁的创作。而且,黑克尔与基希纳也将桥社成员的创作相似性,视作向十几年前的奥地利艺术团体“Gesamtkunstwerk”——一个社员之间经常“联名”创作的团体致敬的表现,从而体现桥社的“传统理想”。

埃里希·黑克尔《portrait of nude》,混合材料,24×19.5cm


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到了1911年,桥社成员纷纷迁往柏林,这促使艺术家们开始关注自身的个性化创作,同时也为他们的解散埋下了伏笔。以黑克尔为代表,他此时的绘画在色彩上变得更加柔和,主题也向忧郁气质靠拢,并在一年后达到了艺术生涯的巅峰。

埃里希·黑克尔《Dangaster Landschaft》,布面油画,1908年
埃里希·黑克尔《Ballspielende》,布面油画,1911年

这个阶段,黑克尔遇到了诸多艺术同仁,桥社在这时也先后参与了近20场展览,可谓风光无限。然而好景不长,因为社员们在创作内容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桥社最终于1913年分崩离析。

埃里希·黑克尔《Mohn》,混合材料,47.5×39.5cm,1948年

随后经过战火洗礼,甚至在战争期间担任过医生的黑克尔于1936年遭受纳粹迫害。其700余件作品均被指“堕落”,并被没收、驱逐出德国博物馆。甚至更惨烈的是,在战争结束前不久,一次空袭摧毁了他在柏林的工作室,艺术家所有的版画、雕塑和其它创作通通毁于一旦。


埃里希·黑克尔《Frühlingslandschaft》,木刻版画,28.4×21.5cm,1918年


尽管后期艺术家搬至别处居住,但他此后的创作却相当疲软,无法与早期绘画相提并论。不过总体看来,黑克尔仍被誉为德国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诸多作品也被定义为德国表现主义的代言人。而这,想必也是他作品屡出高价的内在原因。


精彩回顾:

装置艺术和建筑有什么关系?

惊!建筑师怪癖实录!

女性如何在男性主导的设计界突出重围?
















[编辑、文/赵子琛]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